310西藏抗暴日遊行發言稿

310西藏抗暴日遊行發言稿

|時間|03/05 週日 13:00
|地點|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2號出口
|流程|13:00 遊行集合/13:30 遊行開始/14:00 遊行出發

迫害未完、真相未明、抵抗未止|310西藏抗暴日64週年大遊行

Oppression continues, resistance persists|The 64th Anniversary of Tibetan National Uprising Day


今年是西藏人民抗暴64週年,我們邀請大家一起參與3月5日西藏大遊行,不僅是要一起聲援西藏人民抗暴,更是看見區域公民空間緊縮的危機,並與區域內受到威權政府迫害的人民和運動站在一起。

藏人跨越七十年的抗爭,深深啟發了各種流亡運動。1959年後,達蘭薩拉除了成為藏人流亡政府的落腳處,也是許多西藏公民社會組織的所在地。許多藏人一生沒有踏入過西藏,卻能在達蘭薩拉受藏人教育,學習自己的文化、語言、宗教等,進而延續西藏的精神和宗教。雖然西藏流亡政府受到印度的肯認,流亡藏人在印度受到西藏流亡政府保護,但他們在印度仍然受到許多挑戰。而流亡至海外其他國家的藏人更可能因公民權狀況或難民身份,遭受諸如居住權、教育權、健康權等挑戰。藏人的抗爭運動不只發生在海外,生活在中國境內的藏人,遭受制度性的差別待遇,甚至遭受關押與酷刑等迫害,為了抗議,至今已有一百多名藏人為心中的信仰自焚。

中國政府對公民空間的管制持續加劇。中國政府有計劃利用少數民族地區測試相關方案和政策,無論是西藏、新疆、南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都可看見如住宿學院等機構被用來強迫漢化這些少數民族。科技監控和網格執法也是眾所周知的管控手法。這些舉措先是在少數民族地區實施,同時針對不同族裔的重點政治犯進行監控,中國政府打壓、逮捕公民社會工作者、媒體工作者、人權捍衛者等事件不斷加劇,最後進一步擴及全民。近年,在香港政府的施政上都不難看到這道影子。

這些打壓公民社會的方法受到東南亞區域其他政府效仿。也就是說,中國管束公民空間的技術,有效的幫助了區域內的極權政府打壓異己和擴張權力。

緬甸2021年軍事政變兩年來,在境內實施恐怖統治。中國政府也從中扮演重要的協助角色。在國際社會對緬甸軍方實施制裁和譴責的同時,中國不僅繼續出口軍武給緬甸,根據​德國之聲​引述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的報告指出,緬甸軍方引進如人臉辨識等監控系統,不僅使軍方更快速非法逮補異議人士,更使緬甸境內的抗爭運動因數位威權主義擴張而遭受更多挑戰。

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的數據顯示,政變兩年以來,受到軍方非法逮補的人數已超過一萬九千人,除此之外,更有近三千名緬甸人受到殺害。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指出截至去年12月止,至少有130名緬甸人民被判死刑,且至少有七名大學生在去年11月三十被軍方處死。軍方更在2月初宣布要增加37個實施戒嚴的區域;這也代表即將有更多緬甸人遭受軍方非法的軍法審判。

近幾年來,不論是中國、緬甸,或是其他東南亞威權政府,互相學習、打壓異己。許多流亡海外的民主派人士、人權捍衛者、媒體工作者等,因政府間的互相合作而受到在海外被騷擾,受到跨境鎮壓、逮補、甚至遣送回國的威脅。

在這樣的背景下,區域內的抗爭者及公民社會工作者應該更有效率且更深入的跨境串連。共同抵禦區域公民空間緊縮的危機。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在此邀請大家參與3月5日的西藏抗暴大遊行,共同為藏人以及區域內其他受到威權政府迫害的人民發聲。


Read more

【座談】我在新加坡做記者 My Journey as a Singaporean Journalist

【座談】我在新加坡做記者 My Journey as a Singaporean Journalist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致力於連結台灣與東南亞公民社會,共同發展抵禦公民空間緊縮危機的策略。近年來由於區域公民空間緊縮,隨著壓迫性政府持續打壓區域內的公民社會組織與人權捍衛者,新聞自由的空間也持續不斷受到打壓。然而,區域內的人權捍衛者、獨立記者與媒體仍持續發展不同策略以延續他們的工作以捍衛基本人權。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很榮幸邀請到新加坡獨立記者與長期致力於廢除死刑工作的人權捍衛者Kirsten Han 韓俐穎分享她的工作經驗與歷程。這場座談可以讓我們了解一位獨立記者如何在具有挑戰的環境持續採訪與製作具備深度與觀點的議題新聞。 關於講者 Kirsten Han 韓俐穎是一位新家坡的獨立記者與人權捍衛者。除了經營《We, The Citizen》電子報之外,她也是《Mekong Review》的總編輯。此外,Kirsten是新加坡公民社會組織Transformative Justice Collective (TJC)的成員,長期致力於廢除死刑以及終止掃毒戰爭。Kirsten是一位作家,她曾出版《The Singapore I Recognise: Essays on hom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