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稿|台灣公民社會呼籲泰柬停火勿傷平民

聲明稿|台灣公民社會呼籲泰柬停火勿傷平民

近日泰國與柬埔寨兩國邊境爆發武裝衝突,造成平民死傷與大量邊境居民被迫撤離家園。對此,台灣公民團體基於對人權、和平與國際法的尊重,表達關切並呼籲泰國及柬埔寨停火,確保居住在交火地帶民眾的生命權及各基本權利。

今(2025)年5月底,泰國和柬埔寨邊境局勢升溫,截至7月31日,已經有至少38名軍人與平民死亡,並有超過30萬邊境居民被迫撤離家園而流離失所。儘管雙方在本屆東協主席國馬來西亞的調停下達成了停火協議,但協議生效後,雙方依然在邊境交火。泰國與柬埔寨軍方使用多種致命性武器:柬埔寨軍隊動用火箭和炮擊攻擊,泰國軍隊則出動F-16戰機和無人機發動空襲,甚至涉嫌使用國際上禁止的集束炸彈。

停火協議後兩國持續有軍事行動,使得受波及的民眾仍無法平安返家。軍事衝突造成平民及兒童傷亡,也破壞當地的醫療設施、學校、宗教與文化遺址等。無論是泰國還是柬埔寨,邊境受戰爭波及的人民都是兩國衝突最無辜的受害者,他們遭受戰爭的摧殘、離開原本居住的地方,生計與經濟生活因此中斷,被迫生活在戰爭所帶來的恐懼與陰影之中。

根據多篇國際關係的評論指出,這次的邊境軍事衝突的根本原因是兩國政權、軍隊與政治精英間的權力競爭,以及兩國近期國內政權面臨的威脅與輿論壓力。作為東南亞的鄰國,台灣與泰國及柬埔寨移民社群關係密切,然而,當前泰柬衝突卻讓民眾可能基於刻板印象或民族主義情緒,而單方面指責其中一國,這不僅無法幫助真正受戰爭侵擾的邊境人民,更可能讓在台移民社群同時承受擔憂家鄉安危與被歧視攻擊的雙重壓力。

我們呼籲:

一、雙方應立即停火,停止一切軍事行動,避免進一步傷害無辜平民,平民生命不應淪為國家之間衝突的犧牲品。

二、泰國與柬埔寨政府皆應遵守國際人道法與戰爭法,禁止任何形式對平民與非軍事設施的攻擊,並全力保障邊境地區人民之生命安全、財產與基本人權。

三、台灣社會與移民社群應保持理性與同理心,不要因情緒或刻板印象對任何一方進行單方面指責或仇視,切勿在網路上發表仇恨言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和對立。

人權保障不受國界局限,國家利益不應逾越人民權益!

聯合聲明團體:

社團法人亞洲公民未來協會

社團法人台灣人權促進會

南洋台灣姊妹會

新二代留聲機:移民青年倡議陣線

西藏台灣人權連線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


新聞聯絡人

社團法人亞洲公民未來協會 林執行長  contact@acfa.tw 

台灣人權促進會 余秘書長  yichiayu@tahr.org.tw

在台柬埔寨移民投書

The voice of a Khmer in Taiwan - Taipei Times
Bringing Taiwan to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to Taiwan
投書:一位柬埔寨台灣新住民的心聲--上報
泰柬邊境之衝突從七月下旬以來,已經造成兩邊許多軍人、平民死傷,百姓流離失所,重要的遺跡遭破壞,地面上...…

Read more

【座談紀錄】當真相被噤聲,我們如何支持那些努力發聲的緬甸記者?

【座談紀錄】當真相被噤聲,我們如何支持那些努力發聲的緬甸記者?

(紀錄者:Shin Yu) 2025年4月,亞洲公民未來協會(ACFA)舉辦「當緬甸震災真相被噤聲,我們該如何發聲?—台灣獨立記者在緬甸戰地的視角」講座,邀請長期深耕緬甸議題的獨立記者楊智強,分享他近幾年在緬甸戰地的實地見聞,以及當地328大地震後的媒體概況。 楊智強採訪緬甸的資歷長達12年,他的報導常見於《報導者》、《公視》、《轉角國際》等,2024年另與緬甸獨立記者共同創設台緬獨立媒體平台《邊境之眼》。 2025年3月28日,緬甸發生芮氏規模8.2的大地震,超過數千人罹難,然而,這場災難的真實情況卻難以傳達至國際社會。在緬甸軍方政權的嚴密控制下,當地災民難以傳訊、外國媒體難以進入災區,新聞自由受到嚴重限制,導致災情與援助資訊無法有效傳遞——此刻,扮演關鍵角色的其中一群人,是那些冒著風險聯繫外界的緬甸獨立記者,以及願意為緬甸發聲的國際社會。 為何深耕緬甸議題?為何成立台緬媒體平台《邊境之眼》? 2015年,楊智強第一次來到緬甸,當時正值翁山蘇姬上台,他因採訪當地選舉開始對緬甸產生興趣,後來羅興亞危機爆發,因此又去了羅興亞人所在的緬甸若開邦與孟加拉三趟。2023年,他自台灣

By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 Asia Citizen Future Association
【線上論壇紀錄】如何面對集體的政治失落感與焦慮?與泰國政治工作者Kunthida Rungruengkiat對話

【線上論壇紀錄】如何面對集體的政治失落感與焦慮?與泰國政治工作者Kunthida Rungruengkiat對話

時間:8月4日(一)20:00-21:00 講者|Kunthida Rungruengkiat 「進步運動基金會」執行長;普林斯頓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的MPP碩士候選人 主持人|Leah Lin 林文亮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 執行長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於2025年8月4日舉辦了線上講座「如何面對集體的政治失落感與焦慮?與泰國政治工作者Kunthida對話」,邀請來自泰國的前國會議員、政治運動者與學者Kunthida Rungruengkiat,分享泰國的民主運動在政治打壓與執政失利的情況下,如何繼續前進、調整策略與保持希望。 講者Kunthida Rungruengkiat曾任泰國國會議員與未來前進黨副黨魁,現為「進步運動基金會」(Progressive Movement Foundation)執行長。她的參與與領導經歷,是理解泰國政治運動的重要切入點,她的經驗值得台灣借鏡。 本會執行長林文亮擔任主持人與講者Kunthida Rungruengkiat針對以下兩個問題進行對話:(一)您個人如何面對政黨兩度被憲法法院解散、以及被禁止參與選舉十年的這些政治挫敗、挫折與其他情緒?若願意

By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 Asia Citizen Future Association
線上講座|如何面對集體的政治失落感與焦慮?與泰國政治工作者 Kunthida 對話/After Taiwan's Great Recall Movement: A Dialogue with Kunthida Rungruengkiat on How to Cope with Political Setbacks and Collective Anxiety(CN/EN)

線上講座|如何面對集體的政治失落感與焦慮?與泰國政治工作者 Kunthida 對話/After Taiwan's Great Recall Movement: A Dialogue with Kunthida Rungruengkiat on How to Cope with Political Setbacks and Collective Anxiety(CN/EN)

活動資訊/Event Info 時間:8月4日(一)20:00-21:00 地點:線上會議(報名成功後將以Email寄送會議室連結) 語言:中文與英文(講者將以英文分享,活動亦提供簡略翻譯摘要;聽眾可以中文問答,必要時工作人員將協助翻譯) 報明:https://reurl.cc/mYZlDA Date: Monday, August 4, 2025 Time: 20:00-21:00 Taipei Time Event format: Online event (URL of the meeting room will be shared through confirmation email) Language:

By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 Asia Citizen Future Association
ACFA夏季座談|【誰把我灌罪?東南亞環保人權捍衛者系列座談 】

ACFA夏季座談|【誰把我灌罪?東南亞環保人權捍衛者系列座談 】

為環境發聲卻被政府定罪? 守護環境正義也會變成罪名? 在東南亞各國,環保社運人士與記者面臨被抓捕、審問、控告、暴力虐待、「被消失」,甚至殺害等威脅,這是當權者與資方為壓制異議、控制土地與資源所發動的系統性鎮壓。因此,我們特地邀請東南亞的環保人權捍衛者來台,分享他們如何抵抗環境破壞、人權侵害與政治迫害,並探問台灣的角色。 七月場 菲律賓、越南環保獨立記者的真相戰 在亞洲,菲律賓被評為對環保人權捍衛者最危險的國家,環運人士與記者遭政府控告、「被消失」,甚至法外處決。本場座談,我們邀請報導環保運動的菲律賓獨立記者、越南流亡組織的共同創辦人,分享他們如何在艱困環境下堅持為真相發聲。 講者:菲律賓獨立記者和越南流亡組織共同創辦人 時間:7月23日 (三) 19:00-21:00 地點:近台北車站,實際地點將註明於報名確認信 活動以英文進行,若需中文口譯請於報名時註明 立刻免費報名(本活動為報名制,未報名成功者不得入場):https://reurl.cc/Y31D8x 八月場 印尼工會、

By 亞洲公民未來協會 Asia Citizen Future Association